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时代的音符

时代的音符

中华儿女多奇志,逸兴中文遄思飞。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OO周年。当代网络文学劲旅逸飞中文盛大推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何君明音乐艺术作品赏析大赛,此次大赛适逢其时,深得人心。这里谨向大赛的组织者并何君明先生致以崇髙的敬意,并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热烈祝贺这次大赛隆重启幕,并期待取得圆满成功!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乃时代的晴雨表,发动机和助推器;鲁迅先生称,文学是指引国民前途的灯火;习近平主席在相关讲话中也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做时代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古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近闻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丶文学大师丶国家主席相继论述文艺工作的倡导性丶引领性丶前瞻性——此,还不足以让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精神振奋丶意气风发,立即行动起来,大胆创新,有所作为,为今天的时代鼓与呼丶唱与歌么?逸飞中文丶何君明先生艺术创作相时而动,率性而为,于我党百年诞辰之际倾情举办何君明音乐艺术赏析大赛,郑重鼎出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丶弘扬革命精神丶彰显中国智慧的优秀音乐艺术作品,此不失为中国网络文学的一件大事,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堪称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响亮的音符。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发聩历史丶擘划时代的巨人的声音响彻环宇——自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每一个国人,身在福中要知福,吃水不忘掘井人。今天的幸福生活丶祖国的繁荣和昌盛,是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是砸烂旧世界丶建立新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成果。忘记过去则意味着背叛。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如日月经天,革命先烈的伟大历史贡献光照丹青。
  文艺是属于时代的,属于人民的。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就必须感应时代、反映时代、表现时代、纵情讴歌时代,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来。今天的时代,就是不忘初心丶牢记使命的时代,就是不忘前辈奋斗苦丶弘扬红色基因,继承先烈遗志和革命传统的时代。这次大赛并何君明先生音乐艺术作品则很好地反映了时代,感应了时代,奏响了一曲热情讴歌党、讴歌革命传统、为今天的社会文化发展和进步鼓与呼的时代长歌。
  中华民族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虽九死而尤未隳,靠的就是无数先烈先贤前赴后继、抛头洒血的英雄气概,靠的就是历次革命斗争中的仁人志士、特别是现代新民主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战士敢于胜利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靠的就是共产党人一心为公、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光荣传统,优秀品质,和良好作风。何君明先生音乐艺术作品为大家所传达的三个女红军战士“半床被子”的故事、上一个世纪末方才发现和兑现的现存于汝城县档案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立下的“一张借据”、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于道县四马桥境内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其“断肠明志”之壮举等等所传承的就是这种精神,这种品质,这种作风。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民族基因,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说到底即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中所养成和褒有的革命基因,一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表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并在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体现出来。君不见,那些被总书记点赞过的航空报国英模罗阳、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公正为民的好法官邹碧华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是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共产党人身上的体现,他们是新时代的革命英雄。今天何氏音乐艺术作品的推出即是对这种精神、这些人物和现象的现实激励、褒扬和襄助,同时向年轻一代树立起新的时代值得学习和行动看齐的现实标杆,将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进一步发扬广大起来。
  时代在发展,历史要进步,世界革命风起云涌。看今日环球,新冠疫情肆虐,而我偌大中华庶几独无恙无虞,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战胜疫情,同时对世界各国提供医疗卫生资源支持、专家支持等无私援助,大力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强调,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这一切皆取决于我们英明、伟大、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取决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国体制度,即取决于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今天,逸飞中文举办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何君明音乐艺术作品赏析大赛,纵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深情缅怀革命先烈,唱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社会的主旋律,彰显民族智慧,中国智慧,此殊令人热血沸腾,额手称庆。
  万方乐奏有于阗。何君明音乐艺术赏析作品皆取材于革命老区湖南,作者亦为湖湘本土作家,而参与此次大赛的作家读者朋友均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大家面对同一个题材,围绕同一个目标,体现同一个主题,一起唱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一首革命主旋律,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热情礼赞先烈,其阵容之大、声势之隆、影响之深远,为国人瞩目,让文艺界为之喝彩,并以其丰硕的学术成果而载入当代文学艺术史册!
声明:本网站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