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

  文/学乃身之宝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认为,没有父母不爱孩子,这句话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

  深以为然。

  这不仅仅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见到虐待孩子的父母,还因为很多父母在“无意”间伤害着孩子。

  “婚姻教皇”约翰·戈德曼曾对119个家庭进行深入研究,观察到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的情商,以及性格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他发现,父母总是讥讽、蔑视或贬低孩子,是直接导致孩子低自尊的元凶。

  其实,习惯贬低孩子的父母有很多,有些父母是自己控制不住,“明知故犯”,有些父母则是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没有觉知。

  那么,这些喜欢贬低孩子的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心理学: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

  1.贬低式教育,是喂给孩子最毒的药

  前两天,无意间在微博上刷到有人分享的一个故事。

  一个被确诊为抑郁症的孩子,去医院复诊的时候,医生看到她正在看书,便表扬孩子“真用功”,但孩子妈妈随口反驳道“真用功,假用功”。

  心理学: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

  妈妈简单的一句话,或许又让孩子陷入深深地自我否定中。

  贬低式或打击式教育,是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他们觉得孩子不能夸奖,坚信自己的“刀子嘴”是为了孩子好,是爱孩子,但现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伤害——父母总是贬低、否定孩子,孩子就很难认同自己,接纳自己。

  那些抑郁的孩子,其实就是对自己不满意,在攻击自己。

  所以,那些喜欢贬低孩子的父母,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奉行贬低式教育。

  心理学: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

  2.没有被善待过的父母,不会表达爱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能力。

  那些喜欢否定孩子的父母,或许是不具备爱的能力,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更不会好好爱孩子,因为他们没有被善待过。

  没有被好好爱过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父母对自己贬低孩子的行为,会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他们不会用其他的方式爱孩子。

  如果我们深入去了解这样的父母,他们的成长过程极有可能也是在贬低、压抑或批评的氛围中度过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他们的,在他们眼里,父母教育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

  可见,那些习惯打击孩子的父母,有些是因为他们不会爱孩子。

  心理学: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

  3.不接纳自己的父母,容易否定孩子

  心理学家费尔贝恩曾说:“儿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对待时,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这种意向,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不好的。”

  所以,父母打击孩子,会让孩子认同父母的说法,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不配得到好的东西,也不配快乐。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或许是因为他们对父母的否定,无法接纳自己,进而贬低自己的孩子,无意间延续了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同时,父母习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当他们无法接纳自己时,自然很难认同孩子,所以会贬低孩子、打击孩子。

  所以,贬低、嫌弃孩子的父母,其实是在嫌弃自己。

  孩子只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照见的都是父母的一生。那些看起来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心理学: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

  4.父母贬低孩子,是在维护自己自恋

  精神分析认为,人都是自恋的。

  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更是如此,他们要维护自己的权威感和自恋,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贬低孩子,否定孩子。

  他们打击孩子的时候,会体验到一种感觉:看吧,你不如我,我本来应该生出更优秀的孩子的,他才配做我的孩子,而你,真差劲!

  他们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然后贬低、讽刺自己的孩子,表面看起来是在“激励”孩子,实则是在显示自己的优越性和权威感。

  只是这种维护自恋的代价,太昂贵。

  因为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低自尊,无法认同自己的人。

  心理学: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

  写在最后:

  父母,不是有了孩子,就会自动成为好父母,而是需要学习的,而学习的关键就是,如何去爱。

  对于喜欢贬低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就是在好好爱。

  父母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温暖有力量的鼓励,因为那是他们向上生长的底气。

  心理学: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本网站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