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远方的呼唤

远方的呼唤


  远方,一直对我有吸引力,那是一个未知而新奇的世界。坐上火车去远方,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一直是我的梦想。
  我在电影的镜头里,看到过那种绿皮火车,特别有神秘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穿过崇山峻岭,越过一望无际的平原,在祖国的大地上奔驰,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这个场景,曾无数次在梦中出现。上大学时,也曾坐过短途火车,人在旅途,陌生的人,陌生的风景,一切都很新奇,从新乡到郑州,还没有什么感觉,一眨眼就已经到站了。心里总是留点遗憾,想着要是能坐远一点,看到更多的风景就好了。
  2008年,爱人去遥远的宁夏工作,家里只剩下我和女儿相依为命,心中涌起了阵阵酸楚。但我知道,无论我说什么,也改变不了爱人要去远方工作的事实。从此,一家人就要天各一方,想见一面,就得飞越万水千山。也许是年轻的缘故,爱人是个工作狂,偶尔才会打电话回来,本来就不善于言辞的他,电话里也沉默寡言,三言两语就挂断了电话。一直对他有依赖的我,不得不面对没有他的日子,每天匆忙地带着女儿上学。一年中只有过年的时候,他才能回来,一家人好好地团聚。
  第二年暑假,我决定带着女儿,坐火车去看望远在宁夏工作的爱人,他也很高兴,迫切期待一家人在异乡重逢。从未出过远门的我,满怀激动的心情,提前到火车站买好车票,那天,早早地来到火车站候车。在开封火车站,火车马上要到站了,我一手提着箱子,一手拉着女儿,沿着标牌标识的方向,朝自己的车厢奔跑。
  终于,坐上了火车,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我开始关注窗外的风景,绿油油的禾苗,高大挺拔的树木,像闪电一样,从车窗外一闪而过。我坐在窗边,看着夕阳下的田野,一块块,一条条,像铺着的彩色织锦,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日思夜想的亲人了,心情就格外舒畅。
  火车基本上都是在夜间行驶,窗外黑乎乎的一片,偶尔路过城市的边缘,能看到灯火辉煌的,那点点灯光像满天的繁星,眨呀眨的。那时候,火车的速度很慢,一路上走走停停,如果遇到别的火车需要让道,火车可能原地停留半个小时左右。晚上九点多钟,车厢里安静下来,许多人沉入梦乡。听着火车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有节奏地前行,就像是催眠曲,我也渐渐地睡着了。火车先是向西北方向行驶,不知道过了多久,火车停下来了,原来,火车在这里要换车头,往北方行驶。
  终于在第二天上午,我们平安达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市。出了站口,我看到爱人正在等着我们,高兴地向他招手。看着宽阔的街道,异域风情的建筑,觉得很新奇,问这问那。爱人说银川市西北依偎着贺兰山,就是岳飞《满江红》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地方。这里气候干燥,但因为黄河流经这里,有大片的黄河湿地,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是个风水宝地,因此,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二
  也许,爱人为了弥补对我们的亏欠,他特地休了一天假,陪着我和女儿到景点游玩。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这里少数民族回族居多。风景名胜很多,最有名的景点就是沙湖、贺兰山岩画、西夏王陵、水洞沟等。
  我觉得宁夏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最有趣的当数“沙湖”。这儿因为临近黄河,虽然属于干旱地区,却形成了沙湖相依的天下奇观。一边是辽阔的湖水,无边无际,浩如海洋,另一边是干旱的沙漠,柔沙如丝绸一般,黄沙漫天,谁能想到沙漠与水离得这么近。沙湖,像一幅巨型沙画,镶嵌在美丽多情的宁夏大地上。
  乘坐小船,穿过湖区,才能抵达沙漠地带。往湖里看去,湖里面有大片的芦苇,船行其间,像捉迷藏一般,左拐右绕,曲曲折折。芦苇丛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鸟,时而被小船惊飞,扑棱棱,犹如一道闪电,身形一晃,便飞向更远处的芦苇荡,只剩下身边的芦苇在摇晃,水波在荡漾。
  鸟儿喜欢逐水而居。在沙湖的中心,有一座无名的小岛,我们从船上下来,专门登上小岛,去探秘小岛上生活的水鸟。它让我想起了巴金的《鸟的天堂》,这座小岛也是鸟的天堂。上面生长的树木郁郁葱葱,为小鸟遮风挡雨。听,鸟鸣声声,叽叽喳喳,看,各种鸟儿齐聚小岛,大的、小的、白的、花的……正是他们的存在,让宁静的小岛变得不再宁静,而是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在沙漠里,我还见到了大漠中的骆驼队,听着由远而近的驼铃声,仿佛在听着一曲遥远的歌谣。正当我们在沙漠中艰难行走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时间漫天黄沙四下飞舞,一开始热得烫脚的沙粒,遇到了豆大的雨珠瞬间降温,游客来不及躲雨,一个个被淋成了落汤鸡,在这炎热的夏天,我竟然冻得发抖,感到寒冷。转眼间,我们经历冰火两重天的境界。第一次见沙漠,便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如果说收获,我在一个小摊前买了件女儿喜爱的工艺品,那是一只带驼铃的骆驼,小巧玲珑,甚是可爱。还有一对用贺兰山石制作的手镯,绿如宝玉,晶莹透亮。直到现在,我还把它珍藏在柜子的抽屉里。
  
  三
  西夏王陵,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是历代西夏皇帝的陵墓,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部三十里的地方,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建立了西夏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了他的梦想帝国。1227年被蒙古所灭,文物古迹也被毁坏,消失殆尽。这里共有九座大型陵墓,每个皇帝陵园都有地下陵寝、墓室、地面建筑和园林,形状与布局大体相同。其中我们看到的三号王陵,保存相对比较完好,是西夏王陵中最具特色的陵墓,佛塔式建筑,巍峨壮观,据说是李元昊的陵墓。
  西夏王朝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和汉族人打交道,虽然汉文化对他们影响很大,他们不愿意使用汉字,创造有自己的文字。缺乏史料记载的西夏文明给后人留下数不清的难解之谜,无法考究墓主人是谁,更是让西夏王陵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远远地看去,蓝天旷野之下,矗立着几座像草垛样的坟墓,每个都呈现圆锥形,底座大而圆,越往上越尖,上面一层一层规则地布满横竖条纹,像黄色带暗花的粗布。
  土黄色的陵墓,是党项人的独创,在中国历史绝无仅有。建筑群完整,是夯土台,奇怪的是,这些王陵上面“草不生,鸟不落”究竟藏着什么玄机,不得而知。陵墓上寸草不生,鸟儿从未停留在土丘上,充满了神秘感,是中国最独特的王陵。
  九座王陵,融入了很多元素,呈现“北斗星”的形状。听着爱人的讲解,我仿佛融入到历史的画卷中。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西夏时期的沧海桑田,历史变迁。
  
  四
  岁月无声,惟石能言。我曾到贺兰山看了那些刻在石头上的岩画,沉迷于那些神奇的古老艺术,感叹富于传奇色彩的“石头上的史诗”。原来,在没有文字的岁月,少数民族早就以山为书,以石为笔,在岩石刻字,画图,这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沧海桑田三万年,劫波历尽戍边沿。长城残垒逶迤去,兵洞悬藏起伏旋。”我还到过水洞沟看了那里的藏兵洞,那里可以看到修筑在山洞里的战道和古代兵器,感受到了宁夏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觉得不虚此行。
  离别的日子到了,爱人坐车把我们送到银川,依依不舍地在站台和我们挥手告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又和女儿坐上火车,踏上归途。
  七月,我又想起了坐上火车去宁夏的日子,之所以义无反顾地奔赴,只为远方的呼唤……
声明:本网站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哑巴叔
下一篇:两个石头一棵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