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松峰山游记

松峰山游记

2022年重阳节过后第三天,也就是我所在的城市刚解封没几天,我在一个户外团报名参加松峰山一日游。
  早就听说松峰山是东北八大名山之一,也是东北道教第一山,素有龙江第一秀的美誉;还听说松峰山山势险要、怪石嶙峋、水清林秀,犹如天上仙境一般,所以一直想去松峰山领略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景象,但始终没有成行,今天总算是了了心愿。
  早上六点起床洗漱完毕,推开阳台窗抬头向天上看,月亮没了踪影,星星也躲到厚厚的云层后面去了;往楼下看,街道在路灯的照耀下,现出杂乱的几何形状的斑块,那是昨晚下雨留下的积水。一阵冷风吹来,我赶紧收回头关上了窗,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嗯,今天温度有些低,但是多云转晴,雨伞就不用带了,进山要冷得穿厚实点的衣服,带不带登山杖呢?踌躇了一下,还是带着吧,哦,自拍杆必须带上。
  经过近两个小时欣赏远山近景的路程,上午九点多钟大客车停在了松峰山脚下。
  云雾渐渐散去,太阳躲躲闪闪地像捉迷藏一样,时不时地露一下羞答答的面容。
  远远望去,一座浅灰色的人工石砌筑的仿古牌楼进入眼帘,近前看到牌楼顶端有松峰山三个朱红大字,牌楼虽算不上宏伟,但是在这五花山色的季节里,倒也有点鹤立鸡群的气势。
  在牌楼下自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跟着大家一起往山上走去。大多数人都像赶集一样往前走,只有我和两个端着照相机的男士,在后边不紧不慢地欣赏着层林浸染的景色。
  在靠近路旁,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平整的巨大山体,山体下紧靠路边有一个牌子,我踩着路边已经泛黄的野草上前仔细观看:八仙岩画。据考证是清代松峰山道士遗迹,上面刻画的是铁拐李、汉钟离等八仙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等等。
  我庆幸能在这荒凉的悬崖峭壁上看到清代道士的手笔。我眦目望去,阳光照在岩壁上一片灰白,我把顶在头上的墨镜拉到眼睛上仔细寻找起来,看到了,岩石上浅白色的划痕线条清晰规整,正是一位束发清瘦,正襟危坐身穿斜襟道袍目视前方,双臂自然垂放两膝,盘腿打坐在莲花蒲团上的道士,我想这一定是纯阳真人吕洞宾了,我举目在岩壁上向四下寻觅,想找到另七位仙人,可惜啊,眼睛累花了也没找到,或许他们云游四方救人于苦海去了。
  看完岩画,身前身后已无一人,我赶紧加快脚步往前赶,在经过一转弯处,路旁的牌子吓了我一跳,上写蛇宝宝的家(龟纹蛇蟠岩)。这个地方是用岩石砌筑成的弧状墙,其作用是为了巩固山体预防灾害用的,但岩体后期呈现龟甲文状并时常有群蛇盘绕。又说龟纹蛇蟠是道家玄武之态,就像真武大帝下凡稳固此地一样,是玄武福佑之像等等,说能在此地看到蛇宝宝是为吉兆。蛇的家庭成员有:乌苏里蝮(土球子、将杆子)、棕黑锦蛇(黑松花、乌虫)。我的天啊,别的我不知道,“土球子”可是毒蛇啊,一想到那蜿蜒爬行吐着信子发出滋滋声响的黑色的蛇,我心里都起鸡皮疙瘩,什么吉兆不吉兆的,我脚踩弹簧般的一溜小跑过去了。
  跑了一小会儿转个小弯,就看到前面还有一座牌楼,这牌楼和山下看到的牌楼形状差不多,不一样的是酱紫色的,多少有些古色古香,门前还有一座青铜香炉和一根白玉华表。我猜想这才是进入松峰山的正门,既然上边有道观,那下边的牌楼应该叫作山门吧。
  从侧门进了松峰山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大门左右各有一面大鼓,左面为祈福,右面为转运,几个孩子在那里玩耍击鼓,鼓声虽然杂乱,但也代表了人们心中美好的祈盼。右手侧台阶上有一块大石,上边书写鲜红的大大的道字,这个道字无形中给松峰山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庄严的色彩。回头又向那仿古的门楼看去,这才发现里边门楼上的字和外边的不一样,外边写着松峰山,而里边写的却是“东北道教第一名山”。
  山路蜿蜒,阶梯绵长,两边树木各异高耸入云,粗的得两三人合抱,细的像从天空垂下的丝带随风摇曳。
  踏着宽窄不一的梯阶,一步步向山上爬去,还没爬到一半我已经气喘如牛了,好在前边不远处有一座笔直的红色长廊。我加快脚步来到长廊坐下喘息。忽然我发现长廊头的下面贴着地面有一块木牌,上写“道仙泉。道仙泉也称不老泉,泉水甘甜清冽。相传金代时道士们特来此处取水饮用,助道生仙,得知此事的各地百姓,均不远万里来此取水,以求辟邪治病,长生不老。”于是我左顾右盼地找不老泉,幻想能饮上一口,不求长生不老,但求身体康健。我四下寻觅,果然看到在长廊的另一端有一口井。我一下来了精神,顿时忘记了疲惫,疾步来到井边,井口上有手摇辘轳,辘轳上还有井绳,只不过井绳很短很细,这应该是和我一样想求点什么的人系上去。井绳的一头系着一个矿泉水瓶,看来已经有人先我喝上不老泉水了。趴在井沿往下看,果然看见井底有清澈的水,水面上映出我模糊的头影和漂着的落叶,我孩子般地喊了一声,里边的回音吓了我一跳。我站起身来把辘轳摇下去,可惜井绳太短够不到水面,看来想长生不老是不可能了。
  想想也是,做人不能太贪心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哪个不想长生不老永享富贵,可又有谁真正的长生不老了呢?就连长寿之星彭祖也不过活了八百年,何况我们这些吃毒服药的小人物呢。想到我这不仅哑言失笑,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儿昏头了,这要真是能长生不老的水,那还能轮得上我这小民。于是不在瞎忙,赶紧坐下小憩,掏出自己带的不老水牛饮几下。
  不一会儿便感觉有了体力,于是站起身来拄着登山杖继续前行。
  过了十二生肖祈福广场,看到道旁刻着“道士墓”的石块,本想去道士墓看看道士的墓是啥样,但是看看前后没人,觉得那毕竟是坟圈子,自己一个人去头皮有点儿发麻,于是便打消了念头继续前行。
  忽然发现前方有一个人很奇怪,只见他每上一个台阶就跪下,好奇心促使我加快脚步来到他身后。
  只见这个人每踏上一个台阶,就双手抱拳举到前额,然后缓缓跪下,再把左手压在右手上伏地叩拜。我大为惊奇,听说过信教的信徒为表虔诚一步一拜,不过还没有亲眼看见过,今天算是开了眼界。这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又紧走几步超过了他,经过他身边时我听到了他有点微微地喘息声,心想他一会可能要歇息,于是便在离他前面不远处的台阶上坐下来等他。
  当这位仁兄拜到离我有两个台阶时看我见坐在前面,便停止了叩拜,一边看着我一边在后腰拽出一条毛巾,边擦汗边用眼神儿严肃地盯着我。我明白他是让我躲开,我便往旁边挪了一步,又讨好地拿出一瓶水递给他,同时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偷偷地打量他。
  此君年龄应该在三十五左右岁,身高有一米七十多,体型偏胖,短平发、扁平脸、大眼睛、蒜头鼻、大嘴吧,身着普通服饰,肩背红色双肩包。他看了看我递过去的水摇摇手,把毛巾往后腰一掖,从双肩包侧兜掏出一大瓶子水,一仰脖咕咚咕咚几下。
  “从底下一直拜上来的?”我面带笑容地问道。
  他面无表情地斜眼乜了我一眼点了一下头,似乎还在为我挡了他虔诚的路而懊恼。
  “无量寿佛!仁兄真是虔诚啊,佩服!”我学着电影里出家人的样子双手合十。
  见我如此,这位仁兄哎呦一声笑了,道:“这位大叔,你可别遭尽人了。”
  “这位道兄怎么了,我做的不对吗?”见他有了笑容,我得寸进尺地学着道教的称谓。
  “你这佛不佛,道不道的打招呼方式挺隔路啊。”他看着我的样子又说,“再说了,就算你是同道中人,论年龄你也是我的道兄啊,你怎么还称呼我为兄呢?”
  “那你说说,道家打招呼是啥样。”
  他踌躇了一下:“行,看大叔想知道,我就歇一小会儿,说几句。”他坐在我下边的台阶侧着身子,一边比划一边说,“佛家打招呼双手合十,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或善哉;道家是右手握拳,左手盖在右拳上,左手拇指在里右手拇指在外,”他用两手做着动作,“如果手里拿着东西,就伸出一只手,食指弯曲和眉毛齐,诵福生无量天尊,或慈悲,慈悲,或称呼师兄或道友什么的,没什么限制。”
  他讲的很认真,我听得稀里糊涂,但我还是不停地点头表示听懂了。他又掏出水瓶喝了口水,然后双手一抱拳:“大叔,有不明白的,上边有师傅,他们会告诉你的,我得赶紧,要不天黑回不了家了。”
  我也歇过劲来了,就说:“谢谢了兄弟,上边见。”也装模做样地抱了抱拳。
  沿途净是些怪石,上边都刻有文字,只是上面的文字都是繁体字,且年代久远,有的字迹在风雨侵蚀下看不清了,有的看清了却不认识。一块刻有阴阳太极图的大石头上还刻有:一轮阴阳转。两尾天地玄。黑白互隐现。虚实问圣贤(感谢张维涛学长,有的字迹我真没认出来,后来照他说的我填上了)。我想这四句话一定是说阴阳太极的,但究竟是什么意思,那真就得去问圣贤了。再向前还有一块两头向上翘的大石头,看外形像极了济公活佛戴的那顶破帽子,近前看去,石头上果然有“济公帽”几个朱红字迹,上面还刻有:济公帽往上翘疯者替天在行道.君莫笑善恶报阴阳围着人间绕。这些石刻年代看不清,不过字都是竖着从右往左读的,符合古人的习惯,我想这应该不是后人弄假。不过我有点想不明白,济公是佛教中人,怎么被道教歌颂呢,想不明白就不想,反正济公活佛是救穷人于水火的,不管信什么教都应赞美歌颂他。
  兜兜转转终于到了山顶。
  我不信神也不信佛,但是每每游到有神佛居住的庙宇的时候,都要到神佛面前拜上一拜,大家都不是完人,谁还没点儿小小的祈盼呢,当然我不会空着手去了,好歹也要上柱香捐点儿香火钱啊,到谁家串门也不能空着两只大白爪子吧。于是我拜了三清拜仙女,拜了福禄寿喜财神爷等各路神仙,又往功德箱里塞了几张散碎银票聊表心意。
  本想先到太虚洞去看看,一回头看到右边有六十元辰像,这我得去看看。
  二三十年前,我曾在上海城隍庙和北京白塔下面的洞窟里,看到我的本命神,记得神祇的名讳叫杨任,既然这里也供奉着,我哪能不去叩拜呢,我得求仙人护佑我和我的家人祥安幸福,于是我来到摆放神像的崖壁找寻起来。
  六十元辰俗称六十甲子,是道教供奉的神祇。六十甲子各有岁神,每岁轮值为值年太岁,俗称岁君。岁君掌握每个本岁人的祸福。古人认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天上某个星宿相关联,拜祭自己的本命神能求命运顺达平安无事。
  我在刻有六十元辰的石像前费力地找寻我的本命神。这些神像不是在崖壁上刻的浮雕,也不是木制的,而是一尊尊独立的石雕,每个岁君的石雕都栩栩如生。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长须长眉,有的眦目瞪眼,有的凶神恶煞,在几百年风霜雪雨雷劈电打的侵蚀下,有的神像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面目了,好在神像旁边有用红漆标住的出生年月序号。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按序号找到了我的本命神杨任大将军,不过也只能看将军大概的轮廓了。我虔诚地按照刚才那位道友教的方式,郑重地叩拜我的本命神,心里默念保佑之类的话语,最后从包里拿出一块小月饼,郑重地摆放到神像前。不是我抠门儿,一共带了三块小月饼,被我吃了一块,听人家说上供只能上单儿,所以只能上一块了,三根香和一捆香都是一样的,心诚则灵嘛。
  顺着一条陡峭的石阶来到太虚洞。据介绍,太虚洞原是天然形成的洞穴,当时并不贯通,后经人工开凿才成为穿山的石洞,洞长十七米多,洞内不大,有高有矮,石阶已经磨平有些光滑,在洞里感到穿堂风吹过,洞口上面岩壁上有清代道士所刻“松峰山太虚洞”六字,是当年道家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据说金初,太一教始祖萧抱珍曾在此洞中修炼传教,洞口有两座石碑,不过石碑已经断裂不成样子,看不清上面的文字了,在离太虚洞不远处有萧抱珍的石像和介绍。
  松峰山游到此其实也就可以了,其他的景点也就是石头和树木,问了几个回来的人都说没啥意思,不过我想,既然来了就该走走看看,于是决定自己转转,便顺着栈道独自前行。
  山林静悄悄的,没有人语,没有鸟鸣,偶尔有风吹来,树梢便发出时急时缓的呼呼声,随即便有黄的、红的、半红半黄和黄绿相间的叶子,像折翼的蝴蝶一样,成群地旋转着从高处落下来,在落地那一瞬间发出轻轻的呻吟。栈道被这些落叶的遗骸铺满,走在上边脚下软软地发出苏苏的声响。看着这些落叶我忽然感到,人的一生何尝不像这些叶子一样呢。春天花开了,叶子放慢了生长的速度,把足够的阳光留给了花苞以期绽放;夏天来了,叶子茁壮地快速生长,为花朵遮风挡雨不受摧残;秋天降临,果实成熟,叶子完成了它的使命落叶归根,叶子的一生从没有为过自己,即使枝繁叶茂也不过是衬托花儿的美丽。看着随风翻滚的枯叶,我不知为什么在心里轻叹一声,有些莫名地悲凉。但一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心里便有些释然,明年这里的花草将会更加葳蕤绚丽。
  有诗赞曰“女娲散落化松峰,夸父林撑翳日蓬。雨滴吹过大江东,雾锁江南云塞北。”
  松峰山有一怪,那就是一座座附在山上的小山峰,这些小山峰有的像天神嬉戏随意扔的石头东一堆西一矗,有的像没有经验的匠人垒起来的石墙里外凸凹不平,有的像小孩子搭的石头积木歪歪扭扭,从下面走过,不免让人有点儿心惊胆颤,担心脚步重了把那些悬在上面的巨石震落下来。
  松峰山有一奇,那就是岩石均匀地叠在一起,这些叠叠摞摞的山石都是独自成形,有的像读完合起来书本,有的像被风吹开的书页,这些岩石做的书本,每一页厚薄均匀,缝隙笔直,就像有人刚刚读完放在那里,等待下一位读者的到来。
  松峰山有一绝,那就是在蜿蜒绵亘的主峰体南北两侧,各有突起的两座小山峰,从山下西侧看,犹如一个仰卧少女露出的双乳,故合称双乳峰。只不过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到这里歇歇脚,用一个美好的传说结束此次游览松峰山。
  最后一个景点狐仙太爷洞,这就是美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洞中住着一对白狐,他们利用道家的吐纳之术修炼成正果,位列仙班化为狐仙。这对白狐经常变化成一对夫妻老郎中,携百草之药走遍周边村屯为百姓治病,有人问及老郎中家住何处时,老郎中往松峰山一指,有人上山找寻报恩,但是没人能找得到。后来有人说看见两只白狐在山上洞中出入,人们猜想,那两位老郎中一定是狐仙为救百姓疾苦变化而成,那个洞就是狐仙的洞府,于是便起名叫狐仙太爷洞,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到洞前上供烧香顶礼膜拜,求狐仙保佑平安去灾消难,这就是太爷狐仙洞的来历。
  好了,休息完毕,该下山了。
  2022/11/5
声明:本网站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斑鸠之歌
下一篇:单位有我一张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