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爷爷与当孙子(散文)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管孙不晓得做爷爷笑里的艰辛。爷爷和孙子都是人生的必然阶段。当过孙子做爷爷,把自己从先辈身上得到的快乐幸福加倍传导下去,这样的人生是完整的。当孙子时少不更事可以任性、可以撒娇、可以拿爷爷当马骑。都说隔代亲,其中原由大部分是带儿女时年轻气盛、忙碌于生活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留下过遗憾。等做到爷爷,大概率已经进入老年,反思管教儿女得失,便把某些亏欠补偿到孙辈身上来了。再说,人老而慈爱,有了孙辈更加激发起爱心,故对孙儿的各种要求尽量满足。亲而不溺、亲而不惯毛病,让孙儿享受到爱的养护,对于传承家风、培养后代都是有益的。
  我人生的不够完整,其一就是没有完整享受当孙子的幸福,从没见过爷爷擎着的那把庇荫伞。爷爷远在我出生28年前、父亲两岁的时候就被马家军抓丁,失去音讯。父亲自然比我还要凄惨。他降生在民不聊生的上世纪20年代末,家徒四壁,又没了父亲。贫贱家道百事哀嘛。他倒是有爷爷,可他的爷爷连自己生计都成问题,那顾得怜爱哪个孙儿呢。我只享受过奶奶疼爱。在我的世界里,从没爷爷影子,永远感念的唯有奶奶——那个三十刚过就守寡,千辛万苦将姑姑父亲拉扯大的伟人。别把伟人都想成“治国平天下”的大人物。寻常百姓眼里,那些能在特别艰辛处境里把日子过下来、把孩子教导好的人物,也够伟大的了。奶奶给予的幸福,一半是生活照料。母亲告诉我,刚降生遇上粮食极其短缺岁月,奶奶守着我的生命粮——分到粮食后就加工好吊在她住的房子里,每天一个黑面馒头,可以让我续命。我的记忆中,冬天天寒地冻,晚上跑出去看戏看电影或玩耍回来浑身冰冷,奶奶总为我留下热被窝;我想吃什么,她想方设法给我做;她要去姑姑家,一定在妹妹羡慕的眼光里抱我坐上小毛驴……另一半是长大后逐渐了解她的经历后对她的无限崇敬追念。这追念中,大部分是学着她的精神做事做人。这么论下来,我只能是个半拉孙子,另半拉被失踪的爷爷带到哪里去了,直到现在也杳无消息。
  不是个完整孙子,没耽误我于八个多月前正式就职爷爷。“任职”以后,才明白爷爷的无奈与绝望。他可能跟我一样抱憾终生。当然他是没能亲见一眼自己的香火传人,我是无法知晓那个给我留下基因秉性的老人到底长什么样子(爷爷连张照片也没留下)。
  传统上一直有养儿防老、享儿孙福的话。对于深受传统熏陶的人来说,没有比盼望儿女成家立业、生育后代更重要的事了。一般而言,做到爷爷这个位置,应该很有威严也可以享受到孙儿带来的快乐幸福了。威严不用说。爷爷虽然不是官,至少有比孙子大两级的年岁,至少可以站在上风口对孙子的爹妈说话。虽然儿子儿媳不一定把老子的训导当回事,但至少,在面子上,还有长幼尊严那么个讲法摆着。当然,如果他们不吃这一套,也没办法。家里没什么对错,只有是非。关键还得看从小对孩子的管教水平有多高、起没起到作用了。这么说下来,威严或者尊严多少是得打掉些折扣的。至于我升任爷爷感受到孙子带来的幸福,似乎可以总结以下几点。第一件是个感觉。就如有了儿子时,打电话回去给爹妈,听说是孙子,他们激动得恨不能宣告天下:有传香火的了!孙子降临,自动升职,无形间顶起了爷爷这个可以虚荣一下的尊号。为什么是虚荣呢?因为它带来的不是啥实惠东西,而是一种带娃娃的责任压力,或者情愿不情愿的付出——得之有限而“贴”出的无限。爷爷这个名词的形象,最早是大胡子老头儿,鹤发童颜,值得敬畏。这是以少年眼里的大爷形象做参照的。没见着亲爷爷,健在的只有大爷六爷。大爷有点儿文化,会写毛笔字,幼小时代看他长髯飘洒简直是神圣化身。六爷不识字,天热时坐卧于果园边上的“瓜房子”门前晒太阳,端着旱烟锅边吞吐边咳嗽。读到初中时,我把他类比于杜甫《卖炭翁》里的人物,因为没见过他脸上干净过(或者他就是那样的脸色)。第二,孙子的到来标志着香火绵延,后继有人。续香火的说法既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传统积淀,也有当下国家民族人种竞争的现实。尽管老话儿、旧讲法常被现代派归纳为陈旧过时,然而放眼世界,还不能武断地把它归结到历史糟粕中。现在时兴“人口红利”,又有些专家焦急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等,有些地方争相出台鼓励生育政策。香火这个词是不会出现在政策文件中了,可实际意义,未出其右。看来,后继有人,才能光大事业,这个讲法永远也不会过时。再一重幸福,则就是付出了。小时候奶奶大冬天给我捂的热被窝,是那个时代所能给予我最无私地奉献了。现经一担起爷爷这个名儿,才切身感受到,为了孙儿,怎么付出都觉得不够;情愿或者不情愿的付出,辛苦与劳累,到了孙儿一脸纯真笑容面前,啥都不会计较了。
  当了爷爷之后,很有些过去没有的变化。比如,一下子觉得老了。事实上早已老了,但在没有爷爷这个名分的时候,总有些侥幸,觉得还没老到成为“老爷子”的地步。一经爷爷名号加身,“鬓毛衰”“眼花齿豁”这些症状一家伙都明朗起来。再有就是带孩子的事情,比较复杂。儿子儿媳忙于工作,这孙子,就成了爷爷奶奶不能不管、管着又很吃力的一份差使。添丁进口这件事上,当父母的普遍都比儿女着急,希望早些看到下一代的到来。等到来了吧,在管教带这些事情上,又很麻烦。现时不同往日。孩子成群的时候,比如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因为多,因为日子贫寒,能喂饱、穿暖就算把孩子带好了。而且,谁家都是大的带小的,父母忙于生计,上班走的时候拿根绳子拴着娃娃不出危险的也不在少数,根本没工夫去关注哪个孩子发育是否正常、会不会哭闹淘气这些事情。若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的人能健康地正常生存下来,完全是靠运气,恐怕没什么异议。现在养育孩子的程序之复杂、费用之大、讲究之多,如果让故去的老辈人看见,一定认为不可思议。当然这首先是时代进步医学发展,让孩子更保险更健康更加远离先天后天各种可能的毛病了,其次就是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与管教基础。比如不少六个大人一个娃——两家老人加父母,经济上肯定是全力支持合力付出。吃的、用的、防病的以及其他各种条件,如果父辈时代的人生活在这个条件下,其营养水平聪明程度加上他们的勤奋刻苦,清华北大恐怕都不在话下。然而条件好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带孩子最终落脚的地方或者抓手,还是在日常照料上,在一个“带”字上。
  带孙子是爷爷幸福感的重要来由。带,帮带,离不开抱他哄他喂他让他高兴,这种辛劳的付出时常有立竿见影的幸福效应:他或她的一颦一笑、吃得好睡得好、过几天一秤一量长了多长重了几两,会翻身会坐会听话会站会“嘟嘟嗒嗒”了会叫爸爸妈妈了,尤其是冲你一笑,全身的疲倦都能马上消散。如果某一刻听到一声类似“ie”或“nai”的音调,可比上班时获得一次年终奖励还兴奋。
  带娃娃很累,当个合格的爷爷不容易。据有经验的爷们介绍,带好孙儿,重要的是摆正位置。开始诧异:爷爷与孙子这是明确的,还摆什么位置?或说:把孙子当成爷爷一样伺候,成了孙子,自然能当好爷爷。这话听得好绕,孙子爷爷爷爷孙子的。弄半天不就一句话吗,当孙子不就得了。那人大笑;对啊,当孙子。绕一些是怕你一下接受不了,让你慢慢走着去捂的。我说像我这种直肠子,一绕就弄不明白了。当孙子这种事情,以前听说过,现在要实践,在亲孙子身上实践,怕是要容易些吧。过去听人讲,谁谁那人可机灵,在领导面前当“三孙子”,每每得好处。甚是不屑。没好处也不能当三孙子。我还从来没喊过爷爷呢,哪能给某个权势人物当孙子。现在倒好,当了爷爷成孙子。嗨,看来有没有爷爷,当孙子的命运是躲不过去的。小时候羡慕那些有爷爷的人,觉得他们好幸福。现在才知道更加幸福的人是当孙子的爷爷,因为他用付出,为续香火这件事,做了暮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有时候忙碌一天后躺着想想到底当孙子还是做爷爷好,天平还是偏向孙子。因为孙子虽然年幼卑微,却有任性不受责罚、娇气不必道歉,还能时常得到想要的东西的临时权利。而且,在当下孩子越来越金贵珍稀的时代,他们可以享受到全方位多领域的优越条件。一个人如果一直有当小孙儿时那样的景遇,该是多么省心又快活啊!当然孙子得长大,得承担起做父母做爷爷奶奶的阶段性责任。而现在做爷爷的,必然得退出历史舞台和生命舞台。然而又想不明白,生活中又多出现一些爱当大爷的人。他们摆谱,他们横着走路,要求治下都像孙子似的孝敬他们,就是不负担任何义务责任。如果这种大爷可以长久,当然是有吸引力的。
  带孙娃过程中慢慢明白,做爷爷与当孙子并不矛盾。当爷爷是历史的必然,当孙子是为了更好地当好这个爷爷。只有孙子像模像样光宗耀祖,爷爷不才跟着光荣幸福吗。明白了这些,就一下清楚家乡“爷爷孙子没大小”这句老话的意义了。至于“三孙子”或“他大爷”这种东西,窃笑风光一时而已,终究上不得台面,进不了家谱。
  
  2023年4月6日
声明:本网站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山中四季
下一篇:蜻蜓点水游云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