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年俗文化


   五千年古文明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宝藏和瑰宝,民俗文化即传统文化,是民间生活的风俗生活文化,也泛指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中集聚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生活习惯。实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诗经王制》就有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你看那个时候,国君就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记录研究了。并且我们都知道《诗经》里的风雅颂三部分中的“风”就是从统领下的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而这些反应基层人民生活的民谣正是统治者“观民风,知得失”,从而制定或者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据记载,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以下四方面有关联的:1、原始崇拜、迷信、祭祀、禁忌有关;2、而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3、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4、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内容,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仪式感。今天我们主要从一些古诗词里寻觅一下有关传统节日--春节,或者说农历新年的风俗文化。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所有的华夏子孙都对春节怀有极大地希冀和期盼,每每都是兴高采烈地“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人过春节,习俗多样,仪式感强,充满神圣之感和敬畏之感,这与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多样性等特点相关。另外,诗中描述的大多是市井百姓的春节习俗,这一方面说明诗人们贴近生活、记录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更说明春节习俗文化影响力深远,对诗人心灵和情感产生了极大触动,从而产生了春节习俗入诗传播传承的文化现象那么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如何过年的呢?
  一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农历小年,在这一天,我们要祭灶神、贴窗花,小年祭灶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看下面这几首小年诗词:
   1、《祭灶词》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2、宋·文天祥的《小年》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3、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三)写道: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轼这首诗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4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在小年这一天,陆游将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宴饮,这种风俗相传已经很久了。宾主相坐,欢声笑语不断。陆游在诗中还说,什么时候都要敬老,不因为家贫就感到羞愧。现在我们虽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头开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5明朝叶颙《已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春意盎然。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二年货准备: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由于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有关家务活的古诗词很少,只有有关“酒”“对联”的诗词多一些。许多诗词都提到“屠苏”酒。》如宋·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文天祥在《除夜》也写道:“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杨缵《一枝春·竹爆惊春》:“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有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金·王寂《踏莎行元旦》:
  “改岁宜新、应时纳佑。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三贴春联可以说,年是在我们的歌谣里走来的,一进入腊月,我们就会唱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肉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贴春联可是年俗里很重要的事情。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古诗词里有“桃符”的诗句很多《除夜雪》陆游〔宋代〕: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苏轼〔宋代〕《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翻译:来到江南见旧岁三度辞去,真怕终身要奔走在道路。年纪老大怕看新的日历,辞官归乡准备学写旧的桃符。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纵使穷愁潦倒但愿赢得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3、赵师侠〔宋代〕《鹧鸪天·丁已除夕》: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翻译: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能感受到春的气息,顿觉温暖充满了天地之间。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树木,却不能把我的白胡须染黑。家里还是往日的蜡烛,旧日的桃符,没有变化。大家依次喝着屠苏酒,我却宁愿不成为最后喝屠苏酒的人。如今辞官回家还好有园林美景供我观赏,等待着万紫千红的花依次开放也可以自娱自乐。
  4、《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宋代胡浩然《送入我门来》:“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处迎春送腊,罗绮筵开。今古遍同此夜,贤愚共添一岁,贵贱仍偕。互祝遐龄,山海固难摧。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明代沈宣《蝶恋花》两首。第1首:“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贫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着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
  所以,在家里的女人们准备过年食物时,男主人回领着孩子们打扫庭院,张贴年画和对联、窗花及用彩纸剪出来的吊挂,渲染出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的热闹喜庆年的氛围。
  四除夕守岁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2、守岁(“病眼少眠非守岁,……火销灯尽天明后白居易《除夜》)、“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唐罗隐《岁除夜》)“坐到四更起,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碳化春灰(唐尚颜《除夜》)”
  “守岁家家应未卧”孟浩然《除夕有怀》
  五拜年、发红包图利事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五更欢笑拜新年”……“碧井酴(tu)酥沈冻酒”;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宋舒岳祥《庚辰元旦试笔》“儿孙扶出拜,苏酒让渠先”(清孔尚任《甲午元日》)“剪烛催干宵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除了这些正月里还有许多讲究,如《凤城新年辞》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至今在许多地方都有初一早上不开抽屉,不动针线、不打扫、不倒掉洗脸水等习俗。
  六、迎财神
  迎财神是正月初五(个别事初三)的重要习俗,也是正月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五路财神分别为户神、门神、灶神、土神、行神,为了防止财神迷路,人们将备好的糕果、香烛等物摆好并焚香礼拜,这天也叫“破五”民俗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如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许多多的规矩和禁忌需要百姓遵守,到了初五,上述禁忌才可以打破,因此,有了“破五”之称。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我国一些地方在初五之前不准动尺剪做针线活,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都不再忌讳。也可以开始集市进行商贸活动了。
  宋代.苏轼《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怜君解比人间梦?芝有梦斋,子由作铭。许我时逃醉后禅。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文人们有很清高,所以文人们对此描述很少。
  七元宵节(上元节)----吃元宵、点灯笼、庆祝活动、青年男女约会、1(隋)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唐)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5、(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6(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7、(宋)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8(宋·毛珝)吴门田家十咏其七:
   村村鼓笛乐秋成,露未凝霜水未冰。
   五千年古文明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宝藏和瑰宝,民俗文化即传统文化,是民间生活的风俗生活文化,也泛指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中集聚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生活习惯。实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诗经王制》就有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你看那个时候,国君就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记录研究了。并且我们都知道《诗经》里的风雅颂三部分中的“风”就是从统领下的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而这些反应基层人民生活的民谣正是统治者“观民风,知得失”,从而制定或者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据记载,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以下四方面有关联的:1、原始崇拜、迷信、祭祀、禁忌有关;2、而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3、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4、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内容,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仪式感。今天我们主要从一些古诗词里寻觅一下有关传统节日--春节,或者说农历新年的风俗文化。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所有的华夏子孙都对春节怀有极大地希冀和期盼,每每都是兴高采烈地“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人过春节,习俗多样,仪式感强,充满神圣之感和敬畏之感,这与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多样性等特点相关。另外,诗中描述的大多是市井百姓的春节习俗,这一方面说明诗人们贴近生活、记录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更说明春节习俗文化影响力深远,对诗人心灵和情感产生了极大触动,从而产生了春节习俗入诗传播传承的文化现象那么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如何过年的呢?
  一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农历小年,在这一天,我们要祭灶神、贴窗花,小年祭灶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看下面这几首小年诗词:
   1、《祭灶词》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2、宋·文天祥的《小年》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3、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三)写道: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轼这首诗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4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在小年这一天,陆游将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宴饮,这种风俗相传已经很久了。宾主相坐,欢声笑语不断。陆游在诗中还说,什么时候都要敬老,不因为家贫就感到羞愧。现在我们虽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头开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5明朝叶颙《已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春意盎然。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二年货准备: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由于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有关家务活的古诗词很少,只有有关“酒”“对联”的诗词多一些。许多诗词都提到“屠苏”酒。》如宋·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文天祥在《除夜》也写道:“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杨缵《一枝春·竹爆惊春》:“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有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金·王寂《踏莎行元旦》:
  “改岁宜新、应时纳佑。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三贴春联可以说,年是在我们的歌谣里走来的,一进入腊月,我们就会唱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肉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贴春联可是年俗里很重要的事情。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古诗词里有“桃符”的诗句很多《除夜雪》陆游〔宋代〕: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苏轼〔宋代〕《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翻译:来到江南见旧岁三度辞去,真怕终身要奔走在道路。年纪老大怕看新的日历,辞官归乡准备学写旧的桃符。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纵使穷愁潦倒但愿赢得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3、赵师侠〔宋代〕《鹧鸪天·丁已除夕》: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翻译: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能感受到春的气息,顿觉温暖充满了天地之间。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树木,却不能把我的白胡须染黑。家里还是往日的蜡烛,旧日的桃符,没有变化。大家依次喝着屠苏酒,我却宁愿不成为最后喝屠苏酒的人。如今辞官回家还好有园林美景供我观赏,等待着万紫千红的花依次开放也可以自娱自乐。
  4、《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宋代胡浩然《送入我门来》:“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处迎春送腊,罗绮筵开。今古遍同此夜,贤愚共添一岁,贵贱仍偕。互祝遐龄,山海固难摧。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明代沈宣《蝶恋花》两首。第1首:“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贫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着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
  所以,在家里的女人们准备过年食物时,男主人回领着孩子们打扫庭院,张贴年画和对联、窗花及用彩纸剪出来的吊挂,渲染出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的热闹喜庆年的氛围。
  四除夕守岁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2、守岁(“病眼少眠非守岁,……火销灯尽天明后白居易《除夜》)、“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唐罗隐《岁除夜》)“坐到四更起,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碳化春灰(唐尚颜《除夜》)”
  “守岁家家应未卧”孟浩然《除夕有怀》
  五拜年、发红包图利事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五更欢笑拜新年”……“碧井酴(tu)酥沈冻酒”;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宋舒岳祥《庚辰元旦试笔》“儿孙扶出拜,苏酒让渠先”(清孔尚任《甲午元日》)“剪烛催干宵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除了这些正月里还有许多讲究,如《凤城新年辞》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至今在许多地方都有初一早上不开抽屉,不动针线、不打扫、不倒掉洗脸水等习俗。
  六、迎财神
  迎财神是正月初五(个别事初三)的重要习俗,也是正月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五路财神分别为户神、门神、灶神、土神、行神,为了防止财神迷路,人们将备好的糕果、香烛等物摆好并焚香礼拜,这天也叫“破五”民俗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如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许多多的规矩和禁忌需要百姓遵守,到了初五,上述禁忌才可以打破,因此,有了“破五”之称。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我国一些地方在初五之前不准动尺剪做针线活,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都不再忌讳。也可以开始集市进行商贸活动了。
  宋代.苏轼《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怜君解比人间梦?芝有梦斋,子由作铭。许我时逃醉后禅。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文人们有很清高,所以文人们对此描述很少。
  七元宵节(上元节)----吃元宵、点灯笼、庆祝活动、青年男女约会、1(隋)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唐)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5、(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6(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7、(宋)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8(宋·毛珝)吴门田家十咏其七:
   村村鼓笛乐秋成,露未凝霜水未冰。
  无赖酒家偏罔利,隔年早挂上元灯。
  可以看到元宵节时村村鼓笛乐器喧响,热闹非凡,晚上还点亮灯笼,庆祝秋收的成功。
  9、(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宋)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2、(宋)姜夔《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4、(宋)姜夔《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15、(明)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6(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八龙抬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俗称青龙节,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自此,年也就过完了,要开始农事的一切活动、出游、赴任、求学的也就“各就各位”了,所以就有了以前说的离别礼仪活动。这个时节的古诗词很多我们略具一二:
   1、唐·白居易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2、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3、宋·洪咨夔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我们知道,“龙抬头”时,寒冬已过,大地复苏,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种的时节,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润。龙在中国文化里是主宰风雨的祥瑞之物,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一说,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民俗里,人们选择在这一天剃头,以期许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的吉祥预兆。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具有龙的精神,二月二,龙抬头!其实也要我们自己抬头,抬头望昨天,昨天已经一去不复返,无需牵挂!抬头望明天,前方或许会有困阻,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少一些顾虑,砥砺前行,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复兴、腾飞而努力!
  如今,冬天已经来临,蓬勃的生机正在蓄而待发,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馥郁芬芳的新春的到来吧!

   五千年古文明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宝藏和瑰宝,民俗文化即传统文化,是民间生活的风俗生活文化,也泛指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中集聚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生活习惯。实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诗经王制》就有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你看那个时候,国君就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记录研究了。并且我们都知道《诗经》里的风雅颂三部分中的“风”就是从统领下的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而这些反应基层人民生活的民谣正是统治者“观民风,知得失”,从而制定或者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据记载,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以下四方面有关联的:1、原始崇拜、迷信、祭祀、禁忌有关;2、而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3、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4、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内容,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仪式感。今天我们主要从一些古诗词里寻觅一下有关传统节日--春节,或者说农历新年的风俗文化。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所有的华夏子孙都对春节怀有极大地希冀和期盼,每每都是兴高采烈地“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人过春节,习俗多样,仪式感强,充满神圣之感和敬畏之感,这与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多样性等特点相关。另外,诗中描述的大多是市井百姓的春节习俗,这一方面说明诗人们贴近生活、记录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更说明春节习俗文化影响力深远,对诗人心灵和情感产生了极大触动,从而产生了春节习俗入诗传播传承的文化现象那么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如何过年的呢?
  一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农历小年,在这一天,我们要祭灶神、贴窗花,小年祭灶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看下面这几首小年诗词:
   1、《祭灶词》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2、宋·文天祥的《小年》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3、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三)写道: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轼这首诗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4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在小年这一天,陆游将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宴饮,这种风俗相传已经很久了。宾主相坐,欢声笑语不断。陆游在诗中还说,什么时候都要敬老,不因为家贫就感到羞愧。现在我们虽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头开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5明朝叶颙《已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春意盎然。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二年货准备: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由于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有关家务活的古诗词很少,只有有关“酒”“对联”的诗词多一些。许多诗词都提到“屠苏”酒。》如宋·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文天祥在《除夜》也写道:“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杨缵《一枝春·竹爆惊春》:“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有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金·王寂《踏莎行元旦》:
  “改岁宜新、应时纳佑。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三贴春联可以说,年是在我们的歌谣里走来的,一进入腊月,我们就会唱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肉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贴春联可是年俗里很重要的事情。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古诗词里有“桃符”的诗句很多《除夜雪》陆游〔宋代〕: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苏轼〔宋代〕《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翻译:来到江南见旧岁三度辞去,真怕终身要奔走在道路。年纪老大怕看新的日历,辞官归乡准备学写旧的桃符。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纵使穷愁潦倒但愿赢得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3、赵师侠〔宋代〕《鹧鸪天·丁已除夕》: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翻译: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能感受到春的气息,顿觉温暖充满了天地之间。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树木,却不能把我的白胡须染黑。家里还是往日的蜡烛,旧日的桃符,没有变化。大家依次喝着屠苏酒,我却宁愿不成为最后喝屠苏酒的人。如今辞官回家还好有园林美景供我观赏,等待着万紫千红的花依次开放也可以自娱自乐。
  4、《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宋代胡浩然《送入我门来》:“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处迎春送腊,罗绮筵开。今古遍同此夜,贤愚共添一岁,贵贱仍偕。互祝遐龄,山海固难摧。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明代沈宣《蝶恋花》两首。第1首:“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贫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着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
  所以,在家里的女人们准备过年食物时,男主人回领着孩子们打扫庭院,张贴年画和对联、窗花及用彩纸剪出来的吊挂,渲染出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的热闹喜庆年的氛围。
  四除夕守岁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2、守岁(“病眼少眠非守岁,……火销灯尽天明后白居易《除夜》)、“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唐罗隐《岁除夜》)“坐到四更起,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碳化春灰(唐尚颜《除夜》)”
  “守岁家家应未卧”孟浩然《除夕有怀》
  五拜年、发红包图利事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五更欢笑拜新年”……“碧井酴(tu)酥沈冻酒”;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宋舒岳祥《庚辰元旦试笔》“儿孙扶出拜,苏酒让渠先”(清孔尚任《甲午元日》)“剪烛催干宵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除了这些正月里还有许多讲究,如《凤城新年辞》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至今在许多地方都有初一早上不开抽屉,不动针线、不打扫、不倒掉洗脸水等习俗。
  六、迎财神
  迎财神是正月初五(个别事初三)的重要习俗,也是正月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五路财神分别为户神、门神、灶神、土神、行神,为了防止财神迷路,人们将备好的糕果、香烛等物摆好并焚香礼拜,这天也叫“破五”民俗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如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许多多的规矩和禁忌需要百姓遵守,到了初五,上述禁忌才可以打破,因此,有了“破五”之称。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我国一些地方在初五之前不准动尺剪做针线活,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都不再忌讳。也可以开始集市进行商贸活动了。
  宋代.苏轼《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怜君解比人间梦?芝有梦斋,子由作铭。许我时逃醉后禅。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文人们有很清高,所以文人们对此描述很少。
  七元宵节(上元节)----吃元宵、点灯笼、庆祝活动、青年男女约会、1(隋)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唐)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5、(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6(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7、(宋)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8(宋·毛珝)吴门田家十咏其七:
   村村鼓笛乐秋成,露未凝霜水未冰。
  无赖酒家偏罔利,隔年早挂上元灯。
  可以看到元宵节时村村鼓笛乐器喧响,热闹非凡,晚上还点亮灯笼,庆祝秋收的成功。
  9、(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宋)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2、(宋)姜夔《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4、(宋)姜夔《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15、(明)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6(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八龙抬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俗称青龙节,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自此,年也就过完了,要开始农事的一切活动、出游、赴任、求学的也就“各就各位”了,所以就有了以前说的离别礼仪活动。这个时节的古诗词很多我们略具一二:
   1、唐·白居易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2、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3、宋·洪咨夔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我们知道,“龙抬头”时,寒冬已过,大地复苏,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种的时节,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润。龙在中国文化里是主宰风雨的祥瑞之物,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一说,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民俗里,人们选择在这一天剃头,以期许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的吉祥预兆。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具有龙的精神,二月二,龙抬头!其实也要我们自己抬头,抬头望昨天,昨天已经一去不复返,无需牵挂!抬头望明天,前方或许会有困阻,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少一些顾虑,砥砺前行,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复兴、腾飞而努力!
  如今,冬天已经来临,蓬勃的生机正在蓄而待发,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馥郁芬芳的新春的到来吧!

   五千年古文明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宝藏和瑰宝,民俗文化即传统文化,是民间生活的风俗生活文化,也泛指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中集聚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生活习惯。实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诗经王制》就有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你看那个时候,国君就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记录研究了。并且我们都知道《诗经》里的风雅颂三部分中的“风”就是从统领下的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而这些反应基层人民生活的民谣正是统治者“观民风,知得失”,从而制定或者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据记载,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以下四方面有关联的:1、原始崇拜、迷信、祭祀、禁忌有关;2、而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3、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4、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内容,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仪式感。今天我们主要从一些古诗词里寻觅一下有关传统节日--春节,或者说农历新年的风俗文化。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所有的华夏子孙都对春节怀有极大地希冀和期盼,每每都是兴高采烈地“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人过春节,习俗多样,仪式感强,充满神圣之感和敬畏之感,这与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多样性等特点相关。另外,诗中描述的大多是市井百姓的春节习俗,这一方面说明诗人们贴近生活、记录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更说明春节习俗文化影响力深远,对诗人心灵和情感产生了极大触动,从而产生了春节习俗入诗传播传承的文化现象那么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如何过年的呢?
  一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农历小年,在这一天,我们要祭灶神、贴窗花,小年祭灶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看下面这几首小年诗词:
   1、《祭灶词》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2、宋·文天祥的《小年》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3、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三)写道: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轼这首诗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4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在小年这一天,陆游将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宴饮,这种风俗相传已经很久了。宾主相坐,欢声笑语不断。陆游在诗中还说,什么时候都要敬老,不因为家贫就感到羞愧。现在我们虽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头开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5明朝叶颙《已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春意盎然。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二年货准备: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由于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有关家务活的古诗词很少,只有有关“酒”“对联”的诗词多一些。许多诗词都提到“屠苏”酒。》如宋·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文天祥在《除夜》也写道:“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杨缵《一枝春·竹爆惊春》:“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有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金·王寂《踏莎行元旦》:
  “改岁宜新、应时纳佑。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三贴春联可以说,年是在我们的歌谣里走来的,一进入腊月,我们就会唱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肉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贴春联可是年俗里很重要的事情。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古诗词里有“桃符”的诗句很多《除夜雪》陆游〔宋代〕: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苏轼〔宋代〕《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翻译:来到江南见旧岁三度辞去,真怕终身要奔走在道路。年纪老大怕看新的日历,辞官归乡准备学写旧的桃符。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纵使穷愁潦倒但愿赢得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3、赵师侠〔宋代〕《鹧鸪天·丁已除夕》: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翻译: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能感受到春的气息,顿觉温暖充满了天地之间。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树木,却不能把我的白胡须染黑。家里还是往日的蜡烛,旧日的桃符,没有变化。大家依次喝着屠苏酒,我却宁愿不成为最后喝屠苏酒的人。如今辞官回家还好有园林美景供我观赏,等待着万紫千红的花依次开放也可以自娱自乐。
  4、《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宋代胡浩然《送入我门来》:“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处迎春送腊,罗绮筵开。今古遍同此夜,贤愚共添一岁,贵贱仍偕。互祝遐龄,山海固难摧。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明代沈宣《蝶恋花》两首。第1首:“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贫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着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
  所以,在家里的女人们准备过年食物时,男主人回领着孩子们打扫庭院,张贴年画和对联、窗花及用彩纸剪出来的吊挂,渲染出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的热闹喜庆年的氛围。
  四除夕守岁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2、守岁(“病眼少眠非守岁,……火销灯尽天明后白居易《除夜》)、“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唐罗隐《岁除夜》)“坐到四更起,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碳化春灰(唐尚颜《除夜》)”
  “守岁家家应未卧”孟浩然《除夕有怀》
  五拜年、发红包图利事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五更欢笑拜新年”……“碧井酴(tu)酥沈冻酒”;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宋舒岳祥《庚辰元旦试笔》“儿孙扶出拜,苏酒让渠先”(清孔尚任《甲午元日》)“剪烛催干宵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除了这些正月里还有许多讲究,如《凤城新年辞》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至今在许多地方都有初一早上不开抽屉,不动针线、不打扫、不倒掉洗脸水等习俗。
  六、迎财神
  迎财神是正月初五(个别事初三)的重要习俗,也是正月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五路财神分别为户神、门神、灶神、土神、行神,为了防止财神迷路,人们将备好的糕果、香烛等物摆好并焚香礼拜,这天也叫“破五”民俗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如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许多多的规矩和禁忌需要百姓遵守,到了初五,上述禁忌才可以打破,因此,有了“破五”之称。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我国一些地方在初五之前不准动尺剪做针线活,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都不再忌讳。也可以开始集市进行商贸活动了。
  宋代.苏轼《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怜君解比人间梦?芝有梦斋,子由作铭。许我时逃醉后禅。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文人们有很清高,所以文人们对此描述很少。
  七元宵节(上元节)----吃元宵、点灯笼、庆祝活动、青年男女约会、1(隋)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唐)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5、(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6(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7、(宋)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8(宋·毛珝)吴门田家十咏其七:
   村村鼓笛乐秋成,露未凝霜水未冰。
  无赖酒家偏罔利,隔年早挂上元灯。
  可以看到元宵节时村村鼓笛乐器喧响,热闹非凡,晚上还点亮灯笼,庆祝秋收的成功。
  9、(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宋)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2、(宋)姜夔《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4、(宋)姜夔《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15、(明)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6(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八龙抬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俗称青龙节,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自此,年也就过完了,要开始农事的一切活动、出游、赴任、求学的也就“各就各位”了,所以就有了以前说的离别礼仪活动。这个时节的古诗词很多我们略具一二:
   1、唐·白居易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2、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3、宋·洪咨夔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我们知道,“龙抬头”时,寒冬已过,大地复苏,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种的时节,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润。龙在中国文化里是主宰风雨的祥瑞之物,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一说,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民俗里,人们选择在这一天剃头,以期许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的吉祥预兆。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具有龙的精神,二月二,龙抬头!其实也要我们自己抬头,抬头望昨天,昨天已经一去不复返,无需牵挂!抬头望明天,前方或许会有困阻,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少一些顾虑,砥砺前行,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复兴、腾飞而努力!
  如今,冬天已经来临,蓬勃的生机正在蓄而待发,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馥郁芬芳的新春的到来吧!

   五千年古文明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宝藏和瑰宝,民俗文化即传统文化,是民间生活的风俗生活文化,也泛指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中集聚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生活习惯。实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诗经王制》就有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你看那个时候,国君就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记录研究了。并且我们都知道《诗经》里的风雅颂三部分中的“风”就是从统领下的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而这些反应基层人民生活的民谣正是统治者“观民风,知得失”,从而制定或者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据记载,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以下四方面有关联的:1、原始崇拜、迷信、祭祀、禁忌有关;2、而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3、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4、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内容,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仪式感。今天我们主要从一些古诗词里寻觅一下有关传统节日--春节,或者说农历新年的风俗文化。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所有的华夏子孙都对春节怀有极大地希冀和期盼,每每都是兴高采烈地“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人过春节,习俗多样,仪式感强,充满神圣之感和敬畏之感,这与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多样性等特点相关。另外,诗中描述的大多是市井百姓的春节习俗,这一方面说明诗人们贴近生活、记录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更说明春节习俗文化影响力深远,对诗人心灵和情感产生了极大触动,从而产生了春节习俗入诗传播传承的文化现象那么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如何过年的呢?
  一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农历小年,在这一天,我们要祭灶神、贴窗花,小年祭灶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看下面这几首小年诗词:
   1、《祭灶词》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2、宋·文天祥的《小年》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3、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三)写道: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轼这首诗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4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在小年这一天,陆游将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宴饮,这种风俗相传已经很久了。宾主相坐,欢声笑语不断。陆游在诗中还说,什么时候都要敬老,不因为家贫就感到羞愧。现在我们虽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头开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5明朝叶颙《已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春意盎然。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二年货准备: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由于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有关家务活的古诗词很少,只有有关“酒”“对联”的诗词多一些。许多诗词都提到“屠苏”酒。》如宋·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文天祥在《除夜》也写道:“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杨缵《一枝春·竹爆惊春》:“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有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金·王寂《踏莎行元旦》:
  “改岁宜新、应时纳佑。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三贴春联可以说,年是在我们的歌谣里走来的,一进入腊月,我们就会唱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肉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贴春联可是年俗里很重要的事情。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古诗词里有“桃符”的诗句很多《除夜雪》陆游〔宋代〕: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苏轼〔宋代〕《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翻译:来到江南见旧岁三度辞去,真怕终身要奔走在道路。年纪老大怕看新的日历,辞官归乡准备学写旧的桃符。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纵使穷愁潦倒但愿赢得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3、赵师侠〔宋代〕《鹧鸪天·丁已除夕》: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翻译: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能感受到春的气息,顿觉温暖充满了天地之间。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树木,却不能把我的白胡须染黑。家里还是往日的蜡烛,旧日的桃符,没有变化。大家依次喝着屠苏酒,我却宁愿不成为最后喝屠苏酒的人。如今辞官回家还好有园林美景供我观赏,等待着万紫千红的花依次开放也可以自娱自乐。
  4、《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宋代胡浩然《送入我门来》:“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处迎春送腊,罗绮筵开。今古遍同此夜,贤愚共添一岁,贵贱仍偕。互祝遐龄,山海固难摧。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明代沈宣《蝶恋花》两首。第1首:“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贫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着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
  所以,在家里的女人们准备过年食物时,男主人回领着孩子们打扫庭院,张贴年画和对联、窗花及用彩纸剪出来的吊挂,渲染出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的热闹喜庆年的氛围。
  四除夕守岁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2、守岁(“病眼少眠非守岁,……火销灯尽天明后白居易《除夜》)、“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唐罗隐《岁除夜》)“坐到四更起,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碳化春灰(唐尚颜《除夜》)”
  “守岁家家应未卧”孟浩然《除夕有怀》
  五拜年、发红包图利事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五更欢笑拜新年”……“碧井酴(tu)酥沈冻酒”;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宋舒岳祥《庚辰元旦试笔》“儿孙扶出拜,苏酒让渠先”(清孔尚任《甲午元日》)“剪烛催干宵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除了这些正月里还有许多讲究,如《凤城新年辞》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至今在许多地方都有初一早上不开抽屉,不动针线、不打扫、不倒掉洗脸水等习俗。
  六、迎财神
  迎财神是正月初五(个别事初三)的重要习俗,也是正月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五路财神分别为户神、门神、灶神、土神、行神,为了防止财神迷路,人们将备好的糕果、香烛等物摆好并焚香礼拜,这天也叫“破五”民俗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如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许多多的规矩和禁忌需要百姓遵守,到了初五,上述禁忌才可以打破,因此,有了“破五”之称。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我国一些地方在初五之前不准动尺剪做针线活,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都不再忌讳。也可以开始集市进行商贸活动了。
  宋代.苏轼《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怜君解比人间梦?芝有梦斋,子由作铭。许我时逃醉后禅。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文人们有很清高,所以文人们对此描述很少。
  七元宵节(上元节)----吃元宵、点灯笼、庆祝活动、青年男女约会、1(隋)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唐)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5、(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6(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7、(宋)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8(宋·毛珝)吴门田家十咏其七:
   村村鼓笛乐秋成,露未凝霜水未冰。
  无赖酒家偏罔利,隔年早挂上元灯。
  可以看到元宵节时村村鼓笛乐器喧响,热闹非凡,晚上还点亮灯笼,庆祝秋收的成功。
  9、(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宋)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2、(宋)姜夔《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4、(宋)姜夔《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15、(明)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6(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八龙抬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俗称青龙节,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自此,年也就过完了,要开始农事的一切活动、出游、赴任、求学的也就“各就各位”了,所以就有了以前说的离别礼仪活动。这个时节的古诗词很多我们略具一二:
   1、唐·白居易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2、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3、宋·洪咨夔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我们知道,“龙抬头”时,寒冬已过,大地复苏,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种的时节,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润。龙在中国文化里是主宰风雨的祥瑞之物,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一说,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民俗里,人们选择在这一天剃头,以期许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的吉祥预兆。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具有龙的精神,二月二,龙抬头!其实也要我们自己抬头,抬头望昨天,昨天已经一去不复返,无需牵挂!抬头望明天,前方或许会有困阻,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少一些顾虑,砥砺前行,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复兴、腾飞而努力!
  如今,冬天已经来临,蓬勃的生机正在蓄而待发,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馥郁芬芳的新春的到来吧!

   五千年古文明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宝藏和瑰宝,民俗文化即传统文化,是民间生活的风俗生活文化,也泛指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中集聚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生活习惯。实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诗经王制》就有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你看那个时候,国君就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记录研究了。并且我们都知道《诗经》里的风雅颂三部分中的“风”就是从统领下的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而这些反应基层人民生活的民谣正是统治者“观民风,知得失”,从而制定或者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据记载,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以下四方面有关联的:1、原始崇拜、迷信、祭祀、禁忌有关;2、而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3、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4、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内容,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仪式感。今天我们主要从一些古诗词里寻觅一下有关传统节日--春节,或者说农历新年的风俗文化。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所有的华夏子孙都对春节怀有极大地希冀和期盼,每每都是兴高采烈地“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人过春节,习俗多样,仪式感强,充满神圣之感和敬畏之感,这与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多样性等特点相关。另外,诗中描述的大多是市井百姓的春节习俗,这一方面说明诗人们贴近生活、记录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更说明春节习俗文化影响力深远,对诗人心灵和情感产生了极大触动,从而产生了春节习俗入诗传播传承的文化现象那么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如何过年的呢?
  一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农历小年,在这一天,我们要祭灶神、贴窗花,小年祭灶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看下面这几首小年诗词:
   1、《祭灶词》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2、宋·文天祥的《小年》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3、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三)写道: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轼这首诗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4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在小年这一天,陆游将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宴饮,这种风俗相传已经很久了。宾主相坐,欢声笑语不断。陆游在诗中还说,什么时候都要敬老,不因为家贫就感到羞愧。现在我们虽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头开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5明朝叶颙《已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春意盎然。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二年货准备: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由于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有关家务活的古诗词很少,只有有关“酒”“对联”的诗词多一些。许多诗词都提到“屠苏”酒。》如宋·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文天祥在《除夜》也写道:“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杨缵《一枝春·竹爆惊春》:“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有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金·王寂《踏莎行元旦》:
  “改岁宜新、应时纳佑。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三贴春联可以说,年是在我们的歌谣里走来的,一进入腊月,我们就会唱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肉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贴春联可是年俗里很重要的事情。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古诗词里有“桃符”的诗句很多《除夜雪》陆游〔宋代〕: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苏轼〔宋代〕《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翻译:来到江南见旧岁三度辞去,真怕终身要奔走在道路。年纪老大怕看新的日历,辞官归乡准备学写旧的桃符。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纵使穷愁潦倒但愿赢得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3、赵师侠〔宋代〕《鹧鸪天·丁已除夕》: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翻译: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能感受到春的气息,顿觉温暖充满了天地之间。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树木,却不能把我的白胡须染黑。家里还是往日的蜡烛,旧日的桃符,没有变化。大家依次喝着屠苏酒,我却宁愿不成为最后喝屠苏酒的人。如今辞官回家还好有园林美景供我观赏,等待着万紫千红的花依次开放也可以自娱自乐。
  4、《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宋代胡浩然《送入我门来》:“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处迎春送腊,罗绮筵开。今古遍同此夜,贤愚共添一岁,贵贱仍偕。互祝遐龄,山海固难摧。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明代沈宣《蝶恋花》两首。第1首:“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贫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着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
  所以,在家里的女人们准备过年食物时,男主人回领着孩子们打扫庭院,张贴年画和对联、窗花及用彩纸剪出来的吊挂,渲染出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的热闹喜庆年的氛围。
  四除夕守岁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2、守岁(“病眼少眠非守岁,……火销灯尽天明后白居易《除夜》)、“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唐罗隐《岁除夜》)“坐到四更起,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碳化春灰(唐尚颜《除夜》)”
  “守岁家家应未卧”孟浩然《除夕有怀》
  五拜年、发红包图利事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五更欢笑拜新年”……“碧井酴(tu)酥沈冻酒”;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宋舒岳祥《庚辰元旦试笔》“儿孙扶出拜,苏酒让渠先”(清孔尚任《甲午元日》)“剪烛催干宵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除了这些正月里还有许多讲究,如《凤城新年辞》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至今在许多地方都有初一早上不开抽屉,不动针线、不打扫、不倒掉洗脸水等习俗。
  六、迎财神
  迎财神是正月初五(个别事初三)的重要习俗,也是正月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五路财神分别为户神、门神、灶神、土神、行神,为了防止财神迷路,人们将备好的糕果、香烛等物摆好并焚香礼拜,这天也叫“破五”民俗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如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许多多的规矩和禁忌需要百姓遵守,到了初五,上述禁忌才可以打破,因此,有了“破五”之称。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我国一些地方在初五之前不准动尺剪做针线活,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都不再忌讳。也可以开始集市进行商贸活动了。
  宋代.苏轼《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怜君解比人间梦?芝有梦斋,子由作铭。许我时逃醉后禅。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文人们有很清高,所以文人们对此描述很少。
  七元宵节(上元节)----吃元宵、点灯笼、庆祝活动、青年男女约会、1(隋)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唐)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5、(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6(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7、(宋)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8(宋·毛珝)吴门田家十咏其七:
   村村鼓笛乐秋成,露未凝霜水未冰。
  无赖酒家偏罔利,隔年早挂上元灯。
  可以看到元宵节时村村鼓笛乐器喧响,热闹非凡,晚上还点亮灯笼,庆祝秋收的成功。
  9、(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宋)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2、(宋)姜夔《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4、(宋)姜夔《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15、(明)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6(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八龙抬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俗称青龙节,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自此,年也就过完了,要开始农事的一切活动、出游、赴任、求学的也就“各就各位”了,所以就有了以前说的离别礼仪活动。这个时节的古诗词很多我们略具一二:
   1、唐·白居易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2、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3、宋·洪咨夔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我们知道,“龙抬头”时,寒冬已过,大地复苏,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种的时节,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润。龙在中国文化里是主宰风雨的祥瑞之物,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一说,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民俗里,人们选择在这一天剃头,以期许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的吉祥预兆。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具有龙的精神,二月二,龙抬头!其实也要我们自己抬头,抬头望昨天,昨天已经一去不复返,无需牵挂!抬头望明天,前方或许会有困阻,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少一些顾虑,砥砺前行,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复兴、腾飞而努力!
  如今,冬天已经来临,蓬勃的生机正在蓄而待发,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馥郁芬芳的新春的到来吧!
声明:本网站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