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白话之 四十四

◎《黑人白话》
  为欲望而追求是小快乐,为精神而执着是大快乐,为信仰而牺牲是真快乐。席地而坐从容饮弹的瞿秋白真快乐也。如今党内追求小快乐者远远多于当初党内,反之亦然。
  
  ◎《黑人白话》
  这是一场自己制造困难进而顽强拼搏、自己制造危险然后死里逃生的比赛。如此松散的后防和软弱的中场,不是铿锵玫瑰,而是落花流水。于是更要感谢王霜、感谢杨曼、感谢彭诗梦、感谢唐佳丽,她们硬是以一腿之力、一头之力、一臂之力挽救了中国女足,挽救了总是红眼圈的贾秀全,也挽救了看得胸直疼的黑人。
  
  ◎《黑人白话》
  昨天黑人告诉自己,“刑满释放”后,每天微笑百次,大笑十次,深笑一次。何为深笑,是由衷的满足和欣慰:活着就好,活着向好,活着真好!
  
  ◎《黑人白话》
  不仅喜欢胡适的北京、上海和台湾,还喜欢胡适的杭州,胡适的满觉陇、狮峰山、烟霞洞……胡适首先是一个人,说的是人话,即便有错话,也是真话,况且历史证明,他的好些话至今仍没错。黑人一直以为,一个国家动荡的时候,比较需要英雄和斗士;一个国家安定的时候,比较需要君子和绅士。然而当下,英雄和君子都特别需要。
  
  ◎《黑人白话》
  有一种信仰,只需要真诚的坚守底线,不需要虚伪的追求理想。
  
  ◎《黑人白话》
  有一种思想的迸发,是在手术室里,无影灯下;有一种精神的浸润,是在观察室里,监控仪边。人,只有站在生命的边缘地带,才可以真切的审视生命和深刻的探索生命。尽管这种审视和探索的风险很大,但是清清醒醒的一天胜过浑浑噩噩的十年。于是这些不无吃力的文字更加有了价值。
  
  ◎《黑人白话》
  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于黑人而言,俯身迎合和仰首攀附都是友爱之敌。于是,如今黑人的朋友圈大都在平视可及的范围之内,档次太低和地位太高(尽管有些“地位”属于自我感觉)者皆不在其中。
  
  ◎《黑水白沙》
  王永杰的网名能够体现爱憎分明,叫“冷眼热泪”;冯西海更是坐不更名,行不改姓,网名就叫“冯西海”。在当地文学艺术的天空上,二位双星闪耀,相互辉映——既是文心相通的挚友,也是亲密无间的兄弟。一本书画合璧精彩纷呈的《冷眼晴雪集》是他们的“爱情结晶”。这二位也是我在咸阳唯一的朋友,十年前在咸阳他们陪我一起喝西凤酒,吃羊肉泡,看汉墓唐陵,游西安古城……留下一段十分美妙的足迹和回忆。后来,不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接到西海的电话,舌头有点大,反反复复一句话:老哥,想你了……每到这时,常常是永杰抢过电话:大哥你快休息吧,我们没事了。人生无常,余生有限,在生命的收尾阶段能见证王永杰与冯西海的兄弟情义,能乐享二位兄弟对我的深情厚谊,不能不说是一件人生幸事和快事。
  
  ◎《黑人白话》
  一个人,与其叽叽歪歪别别扭扭悲悲戚戚冷冷飕飕的活到百岁,不如开开心心顺顺畅畅亮亮堂堂暖暖和和的活好每一个今天。生命之美,重在质量。
  
  ◎《黑人白话》
  苏轼的一生精彩纷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步凌霄;既能做龙飞凤舞的云中苏仙,也能做开荒种地的东坡居士。这就是千古苏轼,万里和仲。他的人生,无论讲究的程度还是将就的限度,都非常人所及。在人间,苏轼的年龄是64岁;在人世,苏轼继续活了920年。这是人、神、魔之大成,亦是儒、释、道之大成,当然也是典、雅、俗之大成。黑人崇拜屈原,黑人敬仰李白,黑人也特别喜欢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但是黑人更觉得苏轼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的脚下,苏轼的人生之歌就在我们心中,苏轼的人生之光就在我们的眼前——其间,没有“元明清”之隔,也没有“封资社”之分,只要你活的是个人,就处处可学苏东坡。烟花三月,本来想去拜谒苏东坡的扬州、常州和杭州,票都买好了,无奈命运的道岔却把黑人转到了另一个方向……好在精神世界里的苏东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当麻醉师举起注射器的时候,黑人闭上眼睛的最后默读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接下来真就是烟消云散,雨过天晴。
  
  ◎《黑人白话》
  人在疾病面前,当暂且降低心气,再虎也是瞌睡猫;人在医生面前,当暂且降低身段,再牛也是小白鼠;人在医商面前,当暂且降低视力,种种丑恶都是体制的结果而非人性之必然;人在病魔面前,当暂且降低知觉,因为此时任何惊悚和恐惧都会破坏免疫力。
  
  ◎《黑人白话》
  那些年,黑人常给《雀之巢》文学社团里的文友们写文学评论,时而还有《序言》或者《后记》奉上。其实,在写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写自己,是在“借题发挥”,借机阐述自己的文学观、艺术观,包括价值观、世界观。所以过后发现,好多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都有大同小异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写人的部分,每一个作者都是独立的鲜活的有个性的有特点的人,这也是黑人文学评论中的一个特色:既评作品,也论人品,因文而识人,因人而赏文。于是,在黑人的周遭,既有郁郁葱葱的文学苗圃,也有姹紫嫣红的友情花园。看着书架上一本又一本与文友们的劳动成果和“爱情结晶”,心中不无满足与欣慰。于是,评论者应当向各位作者致敬。
  (原创首发)
声明:本网站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无”的温柔
下一篇:中国吃货
返回顶部